【校友故事】忠誠染紅的青春篇章——記優秀校友汪全浩同志
汪全浩,男,漢族,安徽潛山縣王河鎮新發村人,1994年12月出生,物電學院2017屆本科畢業生,系家中獨子。2017年6月入伍,2018年11月17日上午在執行公務中發生意外,搶救1月余未果,因公光榮犧牲,被追記二等功,年僅24歲。犧牲前系清遠消防支隊陽山縣大隊陽山中隊副中隊長(副連職、中尉警銜)。日前,物電學院黨委副書記黃友生一行受學校校友辦委托赴潛山吊唁了汪全浩同志,并慰問了其父母。
汪全浩為人忠厚老實,熱心善良,生活簡樸,在校期間學習刻苦,曾獲獎學金。雖然入伍時間不長,為了貫徹執行習總書記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訓詞的要求,他滿腔熱情地投入到基層消防中隊管理正規化建設中,始終牢記宗旨,堅定信仰,愛崗敬業,率先垂范。生命短暫,卻用對組織、對事業、對百姓最堅定的忠誠,染紅血與火的青春篇章,用年輕的生命生動踐行習總書記“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訓詞精神。
堅定信仰 迎難而上
“青春,是人生最好的年華,我愿意把青春年華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中去,為共產主義偉大事業奮斗終生!”汪全浩在他的《入黨申請書》中寫有這樣一段話。汪全浩2017年先后考取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廣東省武警消防。他放棄了到合肥工業大學讀研的機會,也沒有追求行政、事業單位的安排,而是遠離家鄉父母,選擇加入消防救援隊伍。因為他覺得,這份職業救人于水火、助人于危難,是人民群眾的“守護神”,職業光榮而神圣。走進部隊,他從沒后悔怨言,盡管他經常摸爬滾打,赴湯蹈火時常面臨生死考驗。
剛入伍集訓時,汪全浩身板單薄,體能基礎差,自身條件不是太好,但他始終咬牙堅持,笨鳥先飛,別人練一遍,他練二遍、三遍;別人做50個俯臥撐,他做80個、100個;別人去休息,他仍繼續練體能、學技能。“訓練確實辛苦”,他無盡感概,但他深知:“沒有扎實的體能和過硬的本領,今后我出入火場時,怎能救出更多百姓?”正是靠著這種堅定的信念和這股執著的韌勁兒,他愣是練出了水平,練出了成績,成為全區隊的業務尖子。無論是業務競賽、還是體能比武,每次都能取得優異成績,因此在入伍集訓結束時的綜合考核中,他體能考核項目2個第一、1個第二。
下隊時,他被分配到清遠陽山消防中隊工作。陽山縣是廣東省僅有的3個國家級貧困縣之一,相比同批其他戰友分配的地方條件艱苦了許多。但他卻以為時勢造英雄,以分配到陽山為傲。因為在他看來,陽山中隊曾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集體三等功3次,近五年17人次榮立個人三等功,這些優秀傳統和光輝歷史比外在的物質條件榮耀多了。陽山縣才是鍛煉鑄就他的新起點、好平臺。
提高技能 勤學苦練
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汪全浩不論是對學習、對工作,都講究認真。他常說:我的一點點疏忽,可能會給戰友、給群眾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給自己帶來終身遺憾。以每一件事我都得認真對待,親力親為,含糊不得。
剛擔任副隊長時,有一次他與戰士探討高層建筑火場救援預案,一名戰士尖銳地說他制定的預案未充分考慮消防車最大供水高度。尷尬之余,汪全浩沒有我行我素,一意孤行,而是深思熟慮,發現了自己業務能力方面存在的短板,發現倘若因此而導致滅火救援出現問題,后果該是多么地嚴重!于是,他下苦功夫。每天在戰友們進入夢鄉時,挑燈夜讀。入伍僅一年他就寫下了2大本近3萬字的讀書筆記。正是這樣刻苦學習,勤于實踐,他很快成為了中隊滅火救援的行家里手。帶隊訓練時也是如此。為帶領中隊做好部隊夏季訓練,汪全浩與隊員們一起整天摸爬滾打在訓練場,細心鉆研操法規程,硬是把成績提高到全市優秀。
戰友們都認為,凡是汪全浩經手的工作,沒有不讓人放心的。在開展轄區聯勤聯訓實戰演練、水源大檢查和“六熟悉”訓練等等,他都會細心的帶上小本本,及時對轄區內的每一條道路、小巷和每一家單位、場所的特征,全都記錄在案、銘記于心。他厚厚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了轄區每一家重點單位的所有情況,并且背得滾瓜爛熟。
友愛戰友 親如兄弟
戰友的心目中,汪全浩雖然工作嚴謹、要求嚴格,但生活上他是好戰友、親兄弟。他真情真誠對待戰友,令戰友們難以忘懷。
來到陽山中隊半年里,他始終以隊為家、以苦為樂,身在軍中、心在兵中,傾心傾力為戰友們辦實事,解憂難。用真情對待戰士,用真心關愛戰士。2018年9月里,為給隊里的一名新兵過個新環境的部隊生日,他提前了一個星期來策劃。新戰友生日當天,他還專門上網研究北方菜譜,親自下廚準備晚飯,讓新戰友體會到了部隊大家庭的溫暖。“要想把隊伍帶好,得把他們當家人兄弟對待!”汪全浩在工作的筆記本中寫到。
作為大學生畢業入伍,汪全浩還主動承擔起為考學戰士的輔導教學任務。在2018年省消防總隊的組織士兵考學中,受他輔導的陽山中隊1名戰士順利被昆明消防指揮學校錄取。
但在訓練場上,他用對自己苛刻的標準為其他戰友做表率。他有一句口頭禪,“我先來!”。每次訓練他總是第一個做示范,讓戰友們找問題、提建議;接著是:“比一比!”,他經常和戰友們當場較量,在比武競賽中共同提高;然后是:“再練一次!”他總想多練幾次,多比幾次,讓永不服輸的狠勁兒來帶動影響身邊戰友。
守護百姓 赴湯蹈火
汪全浩同志雖然加入消防救援隊伍僅一年,但這僅有的一年里,他卻是用鮮血來填寫血與火的履歷。一年里,他先后參與各類滅火救援戰斗100余次。
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面前,他自覺地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口碑作為最高榮譽,甘愿當好黨和人民的“守夜人”。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沖鋒在前,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并為此矢志不移、舍生忘死、任勞任怨。
那是2018年7月31日,群眾的一匹運輸貨物的馬跌進了一個8米的深坑,他帶領中隊官兵歷經5個多小時才成功救援。長時間的救援,汗水濕透了衣服,人累得精疲力竭,但汪全浩同志心中始終牢記消防員的職責,為完成救援任務,人癱倒在地上發出會心的微笑。
汪全浩同志入伍以來還從未請過假,他把駐地百姓當作朋友視為親人,傾其所能、想法設法為百姓多做事、做好事。作為陽山縣政法專業服務志愿隊伍的一員,為了積極推進“119消防安全宣傳月”、“安全生產月”、“消防站開放日”等活動,創新開展消防宣傳“套餐”,大力推進陽山縣“消防代言人”和“消防宣傳培訓志愿服務站”活動,他和戰友一道在駐地掀起了強大的消防宣傳聲勢,想盡辦法向群眾普及消防安全常識。
工作之余,汪全浩還在中隊團支部成立了“青年志愿者便民服務隊”,自己擔任隊長,經常走訪看望孤寡老人,資助貧困戶,扶持失學兒童,親自上街道清掃馬路、沖洗路面、清除垃圾。事情看似不大,但綿綿愛心滋潤了不少人。
汪全浩同志忠于職守、勇于奉獻,用生命生動展示了消防救援隊伍的優良傳統和精神風貌,充分展現了當代青年的人生價值和奉獻精神,也用實際行動踐行“為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貢獻自己的一切”錚錚誓言。(物電學院 李琦琦)

